金控全面主導下,銀行業進入全員行銷時代。一般新進銀行員除了負責檯櫃存放款開戶業務外,還要擔負業界戲稱的「三寶」業績壓力,即「保險、基金、信用卡」,最近據說連企業金融部門拜訪大老闆客戶時,也都要加入三寶的行銷行列,讓行員苦不堪言外,連到銀行或郵局臨櫃的一般民眾有時也得面臨被強迫推銷多買一些儲蓄險或理財商品。有部分民眾質疑,是不是每個櫃檯銀行員都有專業的銷售證照背景?擔心短短時間傖促作下的理財決定,可能會造成荷包權益的損失,爭議頻傳,更有人直言「金管會是不是該出來管一管了呀」。台灣的服務業環境艱辛,日前有官員要小七店員考防災執照,引爆話題,國內除了要有「十八般武藝」的便利超商店員外,銀行員也要「全面升級」,身上最好擁有很多證照資格,尤其是新進銀行員,一般入門前五年就只能待櫃檯前台,過去除了開戶、存放款轉匯等服務之外,因應「金融百貨」與「一站購足」的藍圖。近年來跨業銷售成為主流,很多櫃檯銀行員還得負責「三寶」業務,除了原本的信用卡推銷的業務壓力外,現在加入基金與保險,大學新鮮人一畢業想要被銀行錄取銀行,先擁有一張信託與一張投信投顧法規證照已是基本,錄取後長官可能還希望你多考一張人身保險執照,好方便未來銷售三寶所需。同時證照愈多錄取率當然相對愈高。除了民營銀行以外,官股行庫也逐漸加入,除了台銀等五大行庫外,其他官股行庫行員也傳聞難逃三寶的KPI壓力。銀行員賣保險很用力,甚至因為佣金過高引發金管會出面禁止,銀行業表示,銀行員要賣保險或是基金本身都要擁有專業證照,否則是不能直接銷售,只能轉介給分行裡有證券的其他專業人員,不過有網友就質疑「沒證照的櫃員跟客戶推銷作業績,然後由有證照的櫃員蓋章送件,金管會根本被隱瞞」。不過,銀行業者表示,這種情況從邏輯上或許可能,但是金管會常會突襲金檢,一旦查到又罰得相當重,銀行或銀行員應該是不會冒這樣的險。不過,也承認分行一線業務單位前檯櫃員,的確承擔不輕的業績壓力。台灣國內經濟吹寒風,全球興起負利率環境,金融業利差微薄,加上房地產業也不景氣,過去靠著房貸利息大進補的金融銀行業利潤也轉趨微薄,近年來獲利大都要靠財富管理與手續費收入,第一線的銀行員不得不揹起公司的業績重擔。不少銀行員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定存族與銀髮族投保年金險,或儲蓄理財險保單,事實上銀行只負責代銷,並不負責賠償,基金銷售也是一樣,銀行員並不承擔民眾的投資風險,一旦說明不夠詳細清楚,或雙方認知有差,可能就會產生爭議。金管會對相關銷售規定管得很嚴,例如銀行員在推銷保險商品時,應主動出示資格或證照,且應表明使客戶暸解提供保險商品或服務與銀行業務的區別,及發生消費糾紛時的責任歸屬。官員說,依據該條文,銀行員不得用「保單利率比銀行高」之類的行銷話術賣保單等等。一旦民眾與銀行員工間有消費糾紛爭議,也可向金融評議中心申訴並循求協助。據金融評議中心統計,自101年1月2日正式營運至105年上半年為止,已受理並結案之申訴案件共1萬9,478件,其中紛爭已解決者計8,089件,申訴階段之紛爭解決率即達42%;評議程序中,已結案之評議案件則有9,426件,紛爭已解決者有5,075件,評議階段之紛爭解決率達54%;另外,金融消費者於評議程序中獲得有利結果者,亦達52%?E918454D0DA75875
arrow
arrow

    ztt19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